君合百安仓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视频中心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组织架构
气调知识
气调知识
气调剂优点及优势
施工操作
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答疑
中药材养护知识
研发体系
研发体系
专利墙
产品展示
通用型气调剂
饮片型气调剂
检测报告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业界资讯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 示例图片二
  • 示例图片一
  • 示例图片三
热门搜索:气调贮存 / 气调养护 / 中药材气调 / 养护技术 / 中药材养护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业界资讯

联系方式

技术咨询:010-58302979转805
销售咨询:010-58302979转806、803
传真:010-58301038
网址:www.cckj.com.cn
邮箱:jhba@cckj.com.c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资讯
业界资讯

两会开幕,最受医疗界关注的5大提议案!

2020年全国两会已拉开帷幕,在今年两会上,包括公卫建设、福利待遇、暴力伤医等与医疗从业人员息息相关的话题都是讨论的热点。那么今年两会有哪些医疗界最关心的提案/议案被提出呢?我们为您盘点!


1、最热话题: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年初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和不足,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问题。


       在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表示,这场大疫之后应痛定思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先要搞好医学教育,要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其次是医学研究,中国应构建一个能够引领统筹医学研究大格局的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还应设立针对医学、健康、科学的国家级基金等。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是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建议,我国应该重构防、控、治一体的突发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直报系统和长效机制。


       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传染病医院是抗击疫情的核心阵地。但现阶段,其规模、布局和学科设置等都无法应对大规模疫情的爆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同玉建议规划建设“国家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


       朱同玉表示,根据我国人口分布特点,要应对10万人级别的全国性疫情暴发,可按人口在全国超大和特大城市分区规划约10家国家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每个中心应具备3000~5000床的收治能力。


2、加重暴力伤医处罚,赋予医务人员避险权


       近期医疗暴力事件频发,严惩暴力伤医是医护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带来提案,建议完善医务人员权益保护立法,强化医护人员的基本人身权利保障。


       吕红兵认为,现行法律对医务人员权利的规定较少,且多为原则性规定。提案建议,将伤害、杀害医务人员列入刑法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加重情形,更好地发挥刑法的威慑作用,避免类似行为的重复性发生。


       提案还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尤其是“医闹”信息的共享,通过该项共享平台机制对“医闹”事件进行精准定位,重点关注,有效防范。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认为,只有制度化保障才能对暴力伤医行为有效遏制,因此,他建议加快制定医院安全秩序管理专门立法,通过立法形式对医疗机构安全秩序进行制度化完善和保障。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先由国务院制定《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条例》。


       此外,吕红兵和皮剑龙都建议赋予医务人员避险保护和医院有条件暂停诊疗权利。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暴力威胁时,可以采取避险保护措施,回避对就诊人员的诊疗,在不危及就诊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医院可以暂停诊疗。


3、提高薪酬待遇,增加医务人员获得感


       据悉,今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计划提交七份书面建议,其中包括《推进制度与技术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增加医务人员获得感的建议》。


       马化腾表示,对医务人员的关注不应该只在这次疫情中,在全民公共卫生意识和医疗健康需求不断高涨的今天,应该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制度与技术创新,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免除后顾之忧。


       马化腾建议加大投入力促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帮助医务人员实现“制度性减负。


       此外,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表示,建议提高防治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待遇,加大薪酬制度的改革。


4、改变医生晋升“唯论文”倾向,改进评审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浙江省委会主委、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表示,目前我国高级职称的评审标准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必要条件,相对忽视了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能力等。晋升“唯科研”倾向,导致医生片面追求科研指标,而忽视了“治病救人”的职业本质。


       罗建红建议:医疗系统要破除“唯论文、唯科研”倾向,相关制度要明确规定不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临床医生晋升的必要条件,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综合评估医生的临床服务能力、水平和贡献上。


       全国人大代表、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则提出人才评价的五“重”标准。重医德:将医德作为评价指标最重要的内容,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重贡献:重视医学人才的实际社会贡献及口碑;重水平:重视其临床诊疗水平、实践操作能力;重效果:改变既往单纯以数量评价的导向,引入医疗质量终末指标;重创新:重视以改善临床诊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及临床技术创新。


5、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


       新冠疫情对全国的医疗及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极大挑战,疫情之后的查漏补缺和医改的进一步深化,让非公立医疗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了《关于后疫情时代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提案》。


       提案建议,应将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建议给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土地、房屋、设备等方面和公立医院同等的优惠政策和投资补贴,建议将社会办医平等纳入医联体成员,在病员转送、技术支持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


       第二,要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消除社会办医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课题申报等政策壁垒。


       第三,尽快出台社会办医建设标准,大力扶持一批规模大、服务好、品牌响的高品质连锁专科医院跨越发展;支持社会办医开办互联网医院,让网上问诊、慢病管理、网上医疗、远程会诊更多更快地惠及患者;支持社会办医成为大学附属医院,与大学医学院紧密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和高端人才培养。


       第四,科学规划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合理规划公立医院发展规模,明确社会办医比例,积极为社会办医留出合理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协作发展。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5-26 10:03:09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2019年中药材质量不合格排行榜  下一篇:新冠肺炎中医药居家防护方案将译成四种语言发布 助力全球抗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T2座11c7室
电话:010-58302979      传真:010-58301038  
网址:www.cckj.com.cn   邮箱:jhba@cckj.com.cn
ICP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5048452号-1
版权所有©君合百安仓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站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