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分类检查时间的依据,是温度对仓虫生命活动的影响程度。一般由冬至春,日平均气温回升15℃以上时,应结合春防检查对易生虫药材进行一次普遍检查。此时,各种越冬仓虫已复甦,从越冬场所有选择地寻找袭击对象,一些潜藏在药材垛体内部的仓虫也开始危害药材。气温回升,仓虫生态条件好转,即可进入生长繁殖旺盛阶段。抓住仓虫尚未恢复生机的大好时机,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情况及早解决。据理论数值推算,一对玉米象全年可繁殖2292万头以上。贯彻“以防为主”应趁机治理,消灭一对成虫等于消灭几代。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了早治,在检查基础上应实施首次清消工作,并结合检查情况,提出本年度的保管计划。
当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各种仓虫都已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越冬仓虫虫卵孵化、成虫交配产卵,各变态阶段交错进行,特别是处在不同龄期的幼虫,对药材造成严重危害。此时应每10天左右检查一次,并实施易生虫药材的养护措施,并每10天左右进行一次环境清消。
当日平均气温在25~32℃左右时,正是各类仓虫生长旺盛时期,此时养护工作进入夏防、夏忙阶段,应5~7天检查一次,将易生虫药材按虫情轻重,分出缓急,陆续实行气调、密封或其它方法的防治,并坚持每周一次的清消工作。
保管员要负责所辖药材的检查,质检和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检查要有详细记录,并专门研究检查出的问题,以便尽快解决。